Search

【淺談法國「攝政時期(la Régence)」家具風格.附兩實例】
今年初開始,和17區一...

  • Share this:

【淺談法國「攝政時期(la Régence)」家具風格.附兩實例】
今年初開始,和17區一家古董商達成了個有意思的協定,只要有空,我願意每週一次到他的店裡免費替中國明代、清代和日本江戶與明治時代的瓷器做整理、斷代和撰寫說明,條件是他必須指導我鑑賞法國古董家具,尤其是他最擅長而我也最感興趣的法國「攝政時期(la Régence)」家具!自己喜歡路易十五的洛可可風格,對於路易十六的新古典主義樣式則擠不出一丁點兒的熱情,不過,自己真正最感興趣的卻是做為洛可可風格先驅的「攝政時期(la Régence)」風格;經過這大半年的學習,多少也累積了些許心得,決定今天到Musée Musée Nissim de Camondo和Musée Jacquemart -André這兩間博物館實地試眼力,當做是給自己的學期考試,而這篇貼文就算是自己規定自己寫的學期「微」報告。
所謂「攝政時期(la Régence)」指的是太陽王路易十四駕崩後,路易十五正式執政掌權之前,由奧爾良公爵菲力浦(Philippe duc d'Orléans)攝政的1715年至1723年的八年期間,不過,在討論到家具風格時,有不少專家則將範圍擴大到1730年。無論是八年還是十五年都是一個很短的時間,但卻是讓法國家具風格由莊嚴華麗厚重的巴洛克風格轉變到輕盈秀氣的洛可可風格之重要時期。
本身雅好藝術且品味非凡的攝政王奧爾良公爵厭惡凡爾賽宮的繁文縟節和夸奢排場,毅然將政治中心從凡爾賽遷至巴黎,然而,巴黎的居住面積與空間相對來說狹小許多,再加上路易十四留下的財政赤字實在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因此在攝政王的主導和緊縮的預算下,工匠也因應時勢時局,開始製造尺寸小巧輕盈,具備實際功能,適合巴黎宅邸空間,更加平易近人的家具。裝飾細工的部分,放棄成本昂貴的進口木材,採用當地原生木料,盡量減少耗本的鑲嵌,改採直接在原木上雕刻或加上銅飾。在裝飾風格方面,保留了路易十四對於對稱的最基本要求,但卻展開了對於造形自由的追求:撤除過去那種嚴肅懾人的外觀、柔化原本剛直的線條、紋飾變得內歛又充滿幻想,並從大自然的扇貝、茛苕葉、漩渦、花朵得到靈感,偶爾還會加入中國元素;從此,步調輕快、柔美愉悅、帶點兒任性又充滿舒適感的「攝政時期(la Régence)」家具出現了,並為日後路易十五洛可可風格家具吹響了號角。
「攝政時期(la Régence)」家具以椅子、衣櫃、桌為主要項目,但是自己的研究目標只針對椅子。我偏好椅子,因為椅子是家具史上相對最晚出也最難製造的物件。關於「攝政時期(la Régence)」的椅子,椅背高度要低於路易十四時代的椅子,椅背上端線條不再嚴格遵守路易十四時的剛直,拱形或波浪形開始出現,但椅背側面線條基本大多仍採垂直;椅座高度降低,扶手呈小提琴琴身般的彎曲狀且加有軟墊,扶手的支撐柱往後縮到椅子前腳的位置之後,這都是為了方便穿著當時法式蓬裙的女士入座;椅座下方朝外的正面有一呈向下略凸的望板,中央多半雕有扇貝紋,並以扇貝為中心,再刻上向兩端曳開的茛苕葉紋;路易十四時代椅腳之間的X形支撐架已被取消;整體呈現出取悅入座者的體貼感與人性化要求。
如前所述,「攝政時期(la Régence)」僅短短八年(或者十五年),因此存世的家具數量無法與之後的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相比,當然也更顯珍貴!今天在兩間博物館看遍了所有看得到的椅子,只發現了一對(一共兩把)「攝政時期(la Régence)」單椅和一對(一共兩張)「攝政時期(la Régence)」高背椅,推估應該都是1720年的作品。首先是這對單椅,鋪面的毯料是出自1650年設立的法國御用地毯廠La Savonnerie (savonnerie在法文是「肥皂廠」的意思,而La Savonnerie地毯廠的前身確實是一間肥皂廠,17世紀初期的廠址就在今天的Trocadéro和東京宮之間),椅背上端呈拱形,椅背兩側仍保持垂直,椅面高度低許多,椅把彎曲後縮,椅把前端上方刻有扇貝紋、下方刻有茛苕紋,椅面下方望板中央刻有大型扇貝紋輔以茛苕葉並向兩端延伸,襯以小花朵裝飾的格紋;兩邊椅側座面下方的木架中央刻有較簡單的扇貝紋;兩隻前椅腳也呈曲線,上方刻有倒的扇貝紋、下方托以茛苕紋雕飾。後椅腳均無雕飾,因為這類單椅當時均為靠牆擺放之家具。另一對高背椅的紋飾與前述大致相同,但扶手處填滿且加上可分離的坐墊,椅背有鑲布略為修飾,但基本上仍屬靠牆擺放擺放處或離牆不遠的家具。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Jessica’s antique-hunting in Paris 我的巴黎古董獵奇
View all posts